- 社工宣传周
成都榜样“蓉城最美社工”评选活动由成都市民政局、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主办,成都市社会组织社区和社工人才服务中心承办,旨在鼓励先进、树立典型,强化社会工作职业激励、推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。
何利明:“筑梦于行,成就更好的自己”
何利明,中共党员,社会工作师,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。曾获得温江区“优秀社工”、郫都区“优秀社工”、郫都区“最美社工”等荣誉称号、四川省优秀社工案例二等奖。承接中央财政、四川省民政厅、成都市民政局等各级政府购买服务项目80余个。主持和参加市区级以上课题研究10项,公开发表论文12篇。
“社会工作绝对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帮助他人,是要秉承‘助人自助’的服务理念,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。”今年33岁的何利明,已经拥有近8年的社会工作从业经验。从本科生到研究生,何利明均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,在校期间成绩优秀,专业理论扎实;工作后扎根社区,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知识,为居民办实事、解难事。
热爱 “心里有颗助人的种子”
何利明回忆说,填报高考志愿时,她唯独对社会工作专业情有独钟。“或许我觉得自己善于跟人打交道,也是一种注定吧,我觉得自己肯定能学好这个专业。”于是,何利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。
大学毕业后,何利明选择进入社工服务机构,坚持服务在一线,扎根社区,多次获得温江区、郫都区优秀社工荣誉称号,为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社工力量。
何利明在社区开展服务时,曾遇到一位16岁孩子的母亲,她的孩子因发生车祸被送进重症监护室,每天近万元的治疗费和沉重的压力让家庭不堪重负,因此她来寻求社工的帮助。何利明立刻联系区民政局,还联系了慈善组织以及平时经常合作的志愿者,通过社区的协助开展了4天的活动并募捐到上万元,不仅解决了那位母亲的燃眉之急,也让何利明获得了学校、社区、居民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。“这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自信,还坚定了我的职业选择。”何利明说道。
▷参与郫都区郫筒街道疫情防控
专业 “总结实践经验,推动理论研究”
扎根社区近8年时间,何利明发现,社会工作不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,还要在扎根社区的过程中,结合当地实际情况、文化特色等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,这样才能真正焕发社会工作的活力。
▷主持温江区公平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
秉持着这样的理念,何利明和小伙伴一直努力着,坚持走精细化、专业化道路,细分服务领域,以儿童、妇女群体为主要方向,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品牌项目,如儿童抗逆力小童星、“一颗红心永不褪色”老兵队伍培育记等。她还挖掘了100多位居民骨干,孵化培育了230多支自组织,与15个村(社区)建立了深度合作。
在这个实践过程中,何利明不断总结反思,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径。本人撰写的《成都市郫都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以基层党建“三问三亮”工作法为抓手创新推进城乡基层治理》信息调研报告被四川省委办公厅采用;承接完成《创新“社区合伙人”助力社区发展治理郫都经验》研究导则,被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采用。
“在社会工作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,用青春和汗水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”何利明感慨道。
培养 “培养专业人才,壮大本土社工队伍”
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,何利明也致力于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。她发起成立的社工机构与武汉、海南等地高校合作,并签订社工专业实践基地协议。“我认为社工培养不能与社工实务脱节,所以希望为想要成为社工的人提供一个了解社工、检验理论、提升实务的基地。”何利明说道。
▷在郫都区郫筒街道开展社工能力培育工作坊
此外,何利明也一直在推动社会工作本地化培育。她和小伙伴扎根社区时,会挖掘当地有热心、有意愿的服务对象加入团队,通过系统性传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、技巧等,让他们对社会工作有初步的了解。同时在实务过程中,为他们配备督导,指导他们用专业的理念开展服务,确保相关工作取得预期成效,然后鼓励他们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。“目前绝大多数人都考取了助理社会工作师、社会工作师专业证书。”何利明自豪地说道。
通过三年多的耕耘,何利明和小伙伴已培养了30多名持证的本土社工,这种培养模式让社工对行业认可度不断提高,团队人员的流动性不断减少,社工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增强。
何利明说:“我愿将自己植根于群众之中,影响更多人成为成为有理想、有情怀、有使命、有行动力的社工,为社会贡献积极力量!”
- 上一页
- 1
- 下一页
网友评论
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11条评论